位于法兰克福中央车站的斯泰根贝格尔酒店(Steigenberger Hotel)以历史悠久的城市发展为积淀,拥有着精心设计的独特外观。

作为法兰克福中央车站翻新工程的一部分,车站广场的南部区域将被发展成为中央交通枢纽,并成为斯泰根贝格尔集团旗下一家新酒店的所在地。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该地块一直用于威廉明娜街区(Wilhelminian)的周边开发。新的酒店建筑追溯了历史悠久的城市规划,以适当的建筑高度将正在重建的主火车站南部前广场划定到了地块西面,并使Mannheimer大街西段的城市区域风貌恢复为威廉明娜风格。

 

建筑的主空间与附近建筑群紧密相连。酒店建筑的形式与设计重新融合了它所取代的历史建筑元素——香水工厂:封闭的建筑结构,斜角和立面轮廓。这座八层的新建筑设有400间酒店客房和一个含有82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酒店可以便捷连接跨区域/跨国火车线路网、公共汽车路线以及城际交通。

建筑进深决定了该建筑设有内部庭院。屋顶结构由一个上部有技术设备安装区域的平屋顶和一个与周围建筑物类似的、屋顶倾斜度为44°的开放板条屋顶组成。较高楼层的悬臂将地面楼层由北向南分别升高约4 m。具有结构化表面和偏移式网格孔的悬浮混凝土构件组成了建筑外立面。幕墙的生产、交付和安装则由DreßlerBau GmbH有限公司在美因河的分支机构Stockstadt完成。他们自己的预制工厂已经与Schneider + Schumacher建筑设计事务所(Schneider + Schumacher Architects)合作,完成了近4500平方米的装饰混凝土立面的施工。Schneider + Schumacher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设想是将客房安置在带有交错网格的立面构件之后。完成的预制构件大小恰好对应房间的大小,而波浪形构件则对应房间内的窗帘。

 

白色立面由光滑的、朝两侧落地窗延伸的波浪形轮廓组成,面板厚度则沿开口方向由15厘米递减到9厘米。为了确保波形结构在交错的门洞处随形终止,因此它们需要不同的波长。波浪外框由25厘米宽、米色、饰面经精细酸洗处理过的混凝土构件条围了起来。

 

具有圆角的五边形结构反过来成就了深远的波形轮廓。这种表皮设计只能通过弹性装饰造型模板来实现。由于波形不同,无法使用产品目录中的已有造型肌理。设计团队最终选择了德国赉立(RECKLI)的定制(UNIQUE)系列模板。

 

工程咨询公司Bau-Consult Hermsdorf接管了技术执行工作,并打造了三维立面构件。在此基础上,德国赉立(RECKLI)生产出了适用于五种波长、五种不同转角情况以及两种交错门洞的装饰造型模板。为达到这一目的,起初专家团队在德国赉立(RECKLI)的室内木工车间制作了12个阳模,在其之上灌注成型14个可用于加工400个成品构件的造型模板。为了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弹性造型模板被粘结在模台上,从而防止尺寸发生偏移和变化。

 

生产过程原本按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直到生产转角构件时出现了挑战。在振动平台上浇筑转角件时,其表面质量并未达到制造商的预期。第二次尝试垂直模板浇筑时有所好转,但仍不是最佳结果。在第三次尝试中,将混凝土在高压下注入立模中,终于达到了所需的质量要求。该建筑于2018年4月成功验收。

项目:林茨斯泰根贝格尔酒店(Steigenberger Hotel Linz)

位置: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德国

建筑设计:Schneider + Schumacher Architects

混凝土设计:德国赉立定制造型模板
摄影:Dreßler Bau 2019

上海鼎中新材料有限公司

RECKLI CHINA

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灶工业园宣春路158号

recklichina@vip.163.com

dingzhongmaterial@163.com

电   话:021-58465315

矫女士:13916712511

谈女士:18621563648

邵先生:18721667273

更多案例
金色肌理的捆绑线

71个社会住房单元,3个幼儿园,1个图书馆,1个俱乐部,1个地下停车场。作为巴黎Porte de Montreuil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一部分,Davout Lagny街区的公寓也得到了扩建。擅长社会住房更新改造设计的建筑师Bernard Bühle负责这个项目的设计。他的设计理念是:大量的绿色空间,与公共空间明确分界,对已有三座住宅楼的现有区域进行适度密集化。

混凝土立面的理性韵律

如果说建筑是表现力最强的艺术,那么竖线条就是最稳妥、最不过时的建筑元素。竖线条能展现理性、秩序和稳定的特质,给人一种向上的积极感。上海莘庄闵行新城项目(又称“莘庄CBD”),作为上海莘庄的地标建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设计采用竖向几何线条造型肌理,营造出独特的建筑韵律。

瑞典马尔默的气候中和示范项目

“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正确和卓越的处理”, 尽管此句源自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但建筑大师先辈们很早就认识到了光和影的对立效果所能发挥的核心作用。这一点从古建筑中普遍运用的凹槽可以了解到:圆柱、方柱和扶壁柱的柱身凹槽,以其光和影的效果创造出一种纤细外观。